立冬之后,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,此时草木凋零,人体的阳气也顺应季节变化潜藏于内,以敛阴护阳为根本。今天整理了一份冬季养生“三字经”,爱养生的你一定别错过!
补肾气:立冬后补益肾气都要围绕“藏”。饮食上宜减少辛辣生冷,吃一些清补甘温的食物。中医认为,肾脏开窍于耳,常搓揉按摩耳廓也有补益肾气、强健身体的作用。
敛阳气: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收敛阳气,是此时养生的基础。若出现手足冰凉、怕冷、腰酸,很可能就是阳虚。立冬后,穿衣需保暖,以防感冒、耗伤阳气。
清火气:冬季最常见的一种不适可能就是上火。中医认为,导致身体“上火”的原因有很多,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∶
一是外感:如外感火邪,或喜食辛辣,或大量食用羊肉、桂圆等温热之品等;
二是内生:通常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,如心情不畅、作息不规律等。
重防寒:冬季防寒要从背、足做起。中医认为,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。中医还强调“寒从脚下起”。因此,暖背、暖足在冬日尤为重要。
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(温度以30~40℃为宜),能消除疲劳,御寒防冻,改善睡眠。
不熬夜:进入冬季以后,“早卧晚起,以待日光”是养生的重要方面。早睡以养人体阳气,保持温热的身体。老人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,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,可使头脑清醒。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0551-65547953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471737792@qq.com。